“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是长宁区城区面貌变化最大的20年。系统各级党组织在深化拓展“凝聚力工程”的实践中,立足行业特点,以提升环境品质、满足民生需求为主线,着力向“精品城区、绿色城区、活力城区”的目标迈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员群众的认可,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持续推进城区建设,着力解决三最问题
系统各级党组织主动顺应区域发展和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安居惠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大力推进安居工程。不断创新旧区改造的思路和方法,在全市率先实行电子协议签约,努力做到依法征收、阳光征收、文明征收,确保整个旧改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拆除旧区约52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7000户;“十二五”前两年,又让2700余户生活在二级以下旧里的群众改善了居住条件,率先完成市旧改办下达的旧改目标,为建设腾出空间、为发展赢得时间。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在“穿衣、戴帽、换胆、改水、整区”的“十字”改造法的基础上,叠加绿化调整、楼道粉刷、道路拓宽等工程,整体提升小区环境面貌和功能设施。2008年至今累计完成旧小区综合整治448万平方米,8万余户家庭直接受益,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提升。
(二)努力改善城区生态。推进公共绿化建设,人均绿化从最初的“一双鞋”,扩展到现今人均绿化面积达到7.18平方米。不断满足群众爱绿、赏绿需求,加强绿化景观建设,先后建成中山公园商圈特色绿化、天山公园水体改造、长宁路苏州河绿化景观长廊、虹桥路绿化景观等一批标志性绿化景观、从添绿向添景、添彩转变。推动绿色亲民,打开公园围墙,引入体育、文化设施,逐步实现“文绿结合”、“体绿结合”,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滚动开展“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办好环保惠民实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噪声、扬尘、油烟和水质污染等问题。改善河道水环境,完善水生动植物配置,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在沿河20个居民区建设亲水平台,打造水体与岸线一体化景观。
(三)积极构建便捷交通。完善区域道路网络,优化交通配套设施,全区道路从1992年的85条增加到202条,路网密度达到4.9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完好率达到95%,高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轨道交通10号线、11号线、北翟路高架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凯旋路、淞虹路等换乘枢纽投入使用,合理布局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居民出行更为便捷。
二、用心打造服务品牌,着力实现便民高效
系统各级党组织立足岗位特点和群众需求,坚持“人人是窗口,个个树形象”的服务理念,构建多形式的窗口服务体系,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体现党的先进性。
(一)建设“规范、高效”的受理接待窗口。区规土局党组以“三亮、三比、三争创”活动为抓手,在“实、细、专、新、清”上下功夫,探索形成了便民问答集、电子便民地图等特色做法,努力做到服务项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机关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长宁房地产交易中心在“微笑服务”、“三声服务”、延时服务的基础上,在全市同行业内率先开设双语服务、常设引导员服务、咨询预检站立式服务和窗口迎送站立式服务等,每年接待客户超10万人。区建管署党支部以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岗”为动力,向社会做出了“三心五办”的公开承诺,通过推行党员挂牌服务、预约受理、延时受理、绿色通道等服务举措,做到了“随到随办,受理无时差”。
(二)塑造“敬业、文明”的现场作业窗口。区市管署、永达公司党组织以创建文明路政为载体,积极开展“路平沟通、取信于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做好市政道路建设的同时,主动帮助周边居民区修建爱民街坊小路、疏通下水道等,做到了“市政道路修到哪里,为民服务送到哪里”。东联公司清道班长王根娣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道路清扫、公厕保洁第一线,早出晚归,露天作业,做到了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清扫保洁不留死角,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
(三)创设“及时、快速”的巡查发现窗口。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党支部牢固树立“将问题发现在市民开口之前”的理念,依托监督员队伍和962347服务热线,组建动态巡查网络,推动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和有力监督。2003年中心成立以来,共立案92万余件,处置结案率达到99.8%。区城管大队、区环境监察支队、区规划管理监督检察队等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定时、定点、定人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民情。
三、维护城区安全运行,着力保障各方利益
系统各级党组织着眼于“建管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的导向,积极维护城区安全运行,依法保障不同层面的利益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坚持把保障公共安全放在首位。各级党组织重视风险意识教育,引导行业管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公共安全的监控管理。区环境监测站承担了全市75%以上饮用水的安全监测任务,不管烈日酷暑还是天寒地冻,克服风大沙急等野外作业不利因素,坚持每月一次前往青草沙等四大饮用水源地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确保了全市人民饮水安全。区建交委在全市率先委托专业机构对既有玻璃幕墙建筑开展全面普查,采集基本数据信息,建立楼宇档案,实现动态管理监控,努力减少安全隐患。区绿化市容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教育活动,每周一、四、六开展安全检查,建立了安全作业奖惩机制,努力提高外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保证作业车辆文明出行。
(二)坚持把维护群众权益化为行动。面对社会矛盾易发、高发的现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实践中,从习惯于以情感人逐步向依靠民主纽带、法律准绳转变,努力兼顾好企业的合法权益、群众的切身利益。区建交委积极搭建不同利益群体沟通表达的平台——建设项目矛盾化解联席会议平台,使企业、群众、律师、政府职能部门在同一平台上沟通、协商,有效化解了金虹桥国际中心、绿城广场等大型项目施工矛盾,既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也依法维护了群众的权益。区规土局凌兆金同志凭着“对群众工作的一份热情、对来访群众的一份感情”, 19年如一日坚守信访岗位。对于群众来访,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以更贴心、更亲民的方法,妥善化解矛盾。多年来,他参加了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上海六国峰会、上海世博会等多个重要节点的维稳工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现代广场等一批矛盾得到妥善化解。他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信任。
(三)坚持把处置突发事件落到实处。建交系统作为高危行业,“急、难、险、重”情况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头,牢记“险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会同相关部门和街道镇排除险情,主动做好群众工作,近年来稳妥处置了江苏路建筑工地塔吊倾斜险情、10号线宋园路站塔吊倒塌压坏居民楼、野奴泾防汛墙地面塌陷等事故,把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每年防台防汛期间,建设系统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防汛第一线,轻伤不下火线,冒着暴风骤雨,疏通排水管道、处置倒伏树木、组织人员转移等,平稳应对了“麦莎”、“梅花”、“海葵”等强台风袭击,做到了人员零伤亡,对市民工作生活影响逐年减少。
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加强行业党建
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地把加强行业党建作为“凝聚力工程”的重要抓手,增强组织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尊重党员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
(一)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七大以后,建交系统按照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要求,率先开展创优支部建设,推动系统各级党组织走出机关、服务基层,形成了区绿化署党支部“鲜花进家庭、讲座进社区”,永达一分公司党支部“十年如一日”优质服务进社区等创先争优项目,实现了显示创造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创建目标。不断深化“双结对”活动。系统30个基层党组织与40家居民区党组织、5家社区单位、93户困难家庭、39名困难学生结对,定期走访联系、嘘寒问暖。自2002年起,区规土局全体职工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捐出20元,成立“帮困助学”专项基金,11年来,已先后资助仙霞街道129人次困难家庭子女,累计金额12万元。区环境监察支队通过党员募集特殊党费、干部职工志愿服务等形式长期援助广西柳城县太平镇长岭希望小学,16年来先后帮助学校设立图书馆、电脑室,捐赠建设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使该校成为柳城县发展最快,教学质量最好的希望小学之一。加大农民工党建力度。以工地为载体,积极发挥农民工党员的示范作用,坚持开展以“多份关心、多份和谐”为主题的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定期送法律、送服务、送温暖、送文化。积极培育党员志愿者团队。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有效延长党组织的工作手臂。区房管局第四办事处不断拓展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组建以退休党员为主体的“和谐家园”服务站,配合居民区党组织和物业公司开展有关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帮助协调居民群众之间、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受到了居民、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等多方肯定和欢迎。
(二)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共产党员“双报到”、党代表定期联系社区制度的基础上,2010年起,建立青年团队联系社区制度。建交委机关35周岁以下年轻党员坚持每周一次参与街道镇市政例会,第一时间收集群众意见和要求,主动协调解决与行业有关的各类问题,三年来已累计帮助街道镇、居民区协调处理200多件具体问题,从过去等群众上门反映问题逐步转变为主动下基层找问题,贯通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通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窗口服务日”、“环境清洁日”和“公共秩序日”等岗位建功行动,发扬城建人敢于拼搏、善打硬仗、甘于奉献、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努力做到艰巨任务党员抢在前、关键时刻党员冲在前,全系统先后涌现了“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安君英、“全国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沈昱、“上海市劳动模范”张红英、宣长华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
党组织对群众需求做到“有所回应”,群众在关键时刻对党组织的号召也能“一呼百应”。今年正逢中山公园建园100周年,从2月份起要开展为期一年的闭园改造。为了使常年在此参加早锻炼、来自全市各区的17支队伍、1.6万名拳操队员能减少抵触情绪、保持稳定,公园“三位一体”志愿者小组在退休党员戴素琴的带领下,每天安排60名党员志愿者上岗,以“发现苗子在一线、沟通疏导在一线、协调矛盾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重要情况搞会诊”为宗旨,通过错时锻炼,就近疏导等途径,合理安排好各支队伍。在党员志愿者的影响下,广大群众顾全大局、主动配合,有的主动申请把团队安排至公园广场中最偏僻的位置,有的带头将团队迁至周边绿地、公园,有的主动加入化解矛盾的队伍中,保证了中山公园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维护了和谐稳定。
(三)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互联互动。成立“凝聚力工程”城建专委会,吸纳区域单位30多家,围绕城区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每年确定一批工作项目,先后组织徐道坊交通工作室等会员单位为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出谋献策,实现行业单位党组织间信息联通、组织对接、活动共创、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具有建设系统行业特色的党建联建工作品牌。在物业党建方面,建立物业管理行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小区管理“四位一体”机制,通过向售后物业企业“输血”、帮助物业企业自主“造血”等不同方法,着力缓解业委会运作不规范、物业企业生存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在工地党建方面,以建筑业工地项目联合党支部为平台,整合开发商、施工单位、项目所在街道、居民区等各方资源,共同做好工地党员教育管理、安全生产、施工矛盾化解以及社区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形成了以金虹桥工地为代表的党建特色做法。在公园党建方面,建立了以“志愿者党建工作指导站”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形成“公园管理联抓、社会治安联防、思想工作联做、困难群体联帮、公园文化联建、和谐公园联创”等工作方法,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爱绿、护绿、养绿的队伍,实现了全区所有公园、绿地党员志愿工作全覆盖。在交通行业党建方面,联合市交港局、相关街道在全区17个公交始末站点设立便利利民服务站,每天早晚高峰时段由志愿者上岗维持秩序,每月5日、15日、25日由站点周边文明单位派员上岗执勤,目前已覆盖了区域内25条公交线路、7个公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