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凝聚”焕发党建工作生命力

2013-10-21

仙霞街道把“凝聚力工程”始终作为基层党建的总抓手,结合街道各项工作常抓不懈,并在应对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新形势、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工作内容,从资源、制度、文化、精神四个层面凝聚社区智慧与力量,使党的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资源凝聚,积极回应群众“三最”问题

民生关系执政的人心所向。仙霞街道“凝聚力工程”从 “四百”走访活动起步, 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为民谋利益的能力,整合社区资源,关注群众的“三最”问题,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

(一)提升社区安全度,夯实“五防”公共安全基础防线

仙霞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构筑起居民自防、楼组互防、街面联防、单位协防、社区共防“五防”公共安全基础防线,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实现安防设施广覆盖。以“三个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居民出一点)”方式筹措资金,实现住宅小区出入口图像监控设施全覆盖;完善IC门禁卡管理系统,实现楼组智能化管理,创新“以门管人”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为社区高龄、空巢或特殊困难老人免费安装易于老人操作“一键通”电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能立即得到家人、邻居以及党组织的快速救助。二是整合社区资源,联治、联管治安顽症。牵头公安、工商、城管等职能部门,围绕整治住宅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等平安实事项目以及治安顽症,在明确责任部门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多部门联动,并充分盘活社区群防群治力量,组织社会治安市民观察员队伍、平安志愿者队伍、红袖章巡逻队和夜间在职党员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明查暗访和蹲守,配合专业部门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形成了“专群结合、条块联动”工作格局。三是调动社会力量,联调、联防矛盾纠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用具备法律专业知识或具有法律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建立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工作室,采用项目化方式运作,介入矛盾化解、开展信访代理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估方式,科学评估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绩效。以街道与律师事务所、居委会与律师“双结对”的形式,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二)围绕“五老目标”,打造敬老、尊老的的宜居社区

针对辖区内老年人口较多,独居老人较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实际情况,仙霞街道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五老目标”,从三个方面入手,打造宜居社区。一是努力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为老服务。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温馨午餐等老年服务项目,推出了“六助”(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乐、助急)和“三温馨”(即“温馨午餐、温馨问候、温馨服务”)服务标准。完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为老服务数字(移动、固定)“一键通”系统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广泛参与、助老结对等形式,推进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二是努力保障老年人卫生医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除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还在社区设立4个卫生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老年人行走不到15分钟就能看病配药。在全市率先运用团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TIS),打造数字化全科医疗团队。推进“家庭医生”工作,让老年人在小区“保健知识天天见,保健医生天天约”。三是努力满足老年人多种精神文化需求。在解决“养”和“医”两大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满足老年人多种精神文化需求。由街道牵头成立了社区第一个老年人读书组织“晚晴”读书会,实现23个居民区老年活动室达标全覆盖,同时,按照“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原则成立了老年协会,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维护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筑起一个温馨的“老年之家”。

(三)降低医疗门槛,完善 “四医联动”医疗保障救助模式

仙霞街道自2009年底率先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扶”的基本医疗保障试点工作(简称“四医联动”)。经过四年的运作和完善,“四医联动”创新医疗保障救助模式,让困难群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通过建立困难群体整体参保机制、困难群体疾病防范机制、困难群体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机制,初步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该项目也在全区推广实施。

一是构筑起医疗保障底线。“四医联动”以“保基本、可叠加、多组合、少重复”的社会救助模式。将原本无医保的困难人员因办理“四医联动”纳入了居民医保,提高了困难人员的参保率,从而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大大提高了困难人员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实时救助水平。“四医联动”采取的实时结算办法,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结算时,个人只需支付自负段医疗费用的5%─10%,其余费用由医保机构与定点医院结算,使医疗救助更加简便、及时,从而有效解决了困难人员因先支付后再救助而造成缺乏资金而不敢就医的后顾之忧。三是有利于社区的稳定。“四医联动”享受对象覆盖社区民政特殊救济对象、低保人员等6类困难群体。同时,街道充分整合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健全困难群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卫生医疗点,让群众能够病有所医,就近就诊。

二、制度凝聚,不断提高组织动员力

制度是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的保障。仙霞街道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一步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为社区居民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切实提高老百姓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一)办好四件实事,推动楼组党建。仙霞新村街道2005年起,就开始楼组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工作,近年来,通过办好“四件实事”,进一步提升这项工作的“含金量”。一是建立网络,摸清情况。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组联络员→党员”五级网络,优化组织设置,充分发挥楼组党建联络员的作用,以“知情、协助、服务、融洽”为目标,摸清楼组情况,做到“耳聪目明”,融洽党群关系。二是做好公益,便民利民。在楼组内推进爱心折叠椅、楼组文化角、消防器、小扶手、爱心手推车等楼组“五小工程”,积极开展“书籍进楼组”等楼组党建特色活动,累计安装楼组爱心椅800个。三是明确奖惩,提高热情。实施楼组建设季度百分考核,从十个方面由楼组长对块长书面考核,作为居委干部年终评优和年初续聘依据,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楼组长,增强楼组长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四是巩固阵地,培育典型。在楼组内建立以名字命名的“经为工作室”、“关通工作室”等一系列党建工作室,发挥楼组长的自身特长,为居民服务,巩固楼组党建阵地。同时,积极培育“党建示范楼”,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深化楼组党建各项工作。目前已有99幢居民区楼组被评为“党建示范楼”。

(二)做实“六个便利服务”项目,推进区域化大党建。

一是实践“党建连线,行政联手,企业联动,社区联建”工作模式。关心白领生活,在园区、楼宇辟出场地开设员工食堂、白领健身点、白领书屋,为员工学习娱乐提供方便;关心企业发展,成立民生银行小微企业合作社,通过风险投资和银行等渠道,为企业融资铺路搭桥;关心人才引进,街道相关部门加强与园区的联合、联手、联动,举办了园区招聘会,现场设立高校毕业生招聘、高技能人才招聘、青年见习基地、创业指导等专场。二是夯实 “凝聚力”工程学会仙霞分会工作。建立了定期走访制度,积极为园区企业和党支部服务社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开展社区、企业双结对,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员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不断提高企业奉献社会的参与性和贡献度。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合力。

(三)创新工作平台,坚持主任现场办公会制度

“主任现场办公会”是仙霞街道深入群众,凝聚力量,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举措,从2010年4月至今,先后在23个居民区召开67次现场办公会议,解决噪音扰民,自来水污染、道路围墙整修、防盗设备添置等民生需求问题115个问题,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一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面对面。“主任现场办公会”始终坚持到基层召开现场会,和群众直接沟通。到现场办公,缩短的不仅仅是办公室到居民区的物理距离,拉近的更是党员和群众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参与“主任现场办公会”的领导干部,将现场办公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办,会前积极准备,思考解决方案;会中积极协调,给群众明确答复,保证了现场会议的有效性。二是聚焦服务,关注民生办实事。做到两个“坚持”:第一,坚持及时高效办实事。群众利益无小事,领导干部对居民集中反映的问题逐一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解决,缩减办公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坚持科学严谨有重点。“主任现场办公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缺乏可行性的,明确告知理由;确实需要解决的,选择最优方案,争取将问题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现场办公会将收集的问题分类分层,统筹安排,重点关注与居民群众利益紧紧相关的“三最”问题,努力整合各方资源,给群众送去最大的福音。三是立足常态,完善机制求长效。“主任现场办公会”建立了分类受理制度、现场协调制度、反馈督察制度三项制度,贯穿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全方位保证“主任现场办公会”真正得实效。

三、文化凝聚,让更多群众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自2005年开始,仙霞街道提出了建设睦邻文化的核心概念,通过优化环境,提供平台,打造舞台,塑造品牌,让睦邻文化渗透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民心实事工程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改造社区体育设施、小区活动室、完善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整合辖区文化教育资源等民心实事项目,全力打造15分钟文化圈,提升社区人文环境,让居民们就近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文化资源。

8年来,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到推动“金钥匙工程”,从一对一帮困到培育“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开展组团式服务,从单项群文活动到连续7年举办睦邻文化节。仙霞睦邻文化活动彰显社区特色,形成了四大品牌:金钥匙工程:“远亲不如近邻”,通过互赠睦邻卡,独居老人把房门钥匙交给邻居,开展志愿者家庭与独居、纯老家庭结对活动,倡导和谐的邻里关系。仙霞美食文化节:连续开展7年,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同时在化解店群矛盾、融洽商居关系,推动社区发展方面也日益显现作用,已成为仙霞的靓丽名片,作为上海购物节、旅游节活动保留项目。阳光家园艺术节:为普通居民打造展现自我的舞台,不断发掘社区优秀文化人才,鼓励原创作品,发挥各类文艺团体在社区中的凝聚作用,多年来共培育了各类文艺、文化、体育团队322支。晚晴读书会:已有十六年历史,参与人数发展到1200人,团队骨干成立了“仙霞诵读艺术团”,在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捧回了4项大奖,在全市的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精神凝聚,创新开辟服务群众的新渠道

仙霞街道凝聚力工程通过资源凝聚、制度凝聚、文化凝聚将社区居民从家庭中吸引出来,将社区单位、两新企业组织到一起来,激发他们展示自我、关爱他人、热心公益、奉献社区的积极性,在文明城区创建和迎检中,3600余名志愿者参与治安、交通、保洁和宣传等活动。文明风尚、时代精神进一步体现,汇集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一是涌现了一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党组织。如虹仙居民区党总支、仙逸居民区党总支、太阳市场党支部、欧坊党支部等,坚持深入群众,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知民心、听民意、解民事,暖民心。二是涌现了一批优秀社会组织。如向阳花公益社、经为摄影工作室、群英劳模工作室、餐饮同业协会、物业经理联谊会等,运用自身资源,积极传播正能量,扎实推进各类公益活动和便民项目,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三是涌现了一批体现“先”与“优”的先进个人。长宁区首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顾颂珍,长宁区“十大新闻人物”节水达人王学达、酱菜妈妈高秀娣等一批有影响的群众明星,在企业、社区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尚的品德与人格魅力凝聚人、感召人、濡染人,带领更多党员群众参加到社区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