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工程文化箴言(二)

2013-10-21

王龙根(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副会长、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党委书记)

作为地处长宁区华阳社区的一家中央直属单位,硅酸盐所结合自身特点,以凝聚力工程学会为平台,“以凝聚文化为牵引,以资源共享为依托,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沟通交流、组织调研、整合资源、对接项目,在交流、共享和合作中碰撞出了火花,破解了难题,取得了实效。

今年是“凝聚力工程”20周年。从发展历程(时间线)上看,20年来凝聚力工程从最初的关心困难群体入手,逐渐拓展对象、需求和方式,到发展成为工作方法和长效机制,并向内化为价值精神,形成文化体系迈进。凝聚力工程文化,应该是不强调而存在,不宣传而存在,不推动而存在,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长效地存在于党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

从发展深度(纵深线)上看,凝聚力工程文化从三个层面深入:一是理念层面,要将全区群众的思想凝聚到全区的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上;二是精神层面,凝练长宁精神,形成“人在长宁、家在长宁、工作在长宁、我爱长宁”的氛围,以文化引领积极寻求文化认同;三是服务层面,即以人为本,加强社会管理,从服务上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加强服务。

从发展范围(横向线)上看,凝聚力工程文化已经影响并延伸到长宁区域内的众多单位,包括企业和我们这样的科研院所。凝聚力工程建设还要在长效化、主体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学会的会员单位要从配合角色走上导演角色,策划并主导项目。

 

李忠兴(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理事、华阳社区分会会长、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凝聚力工程”建设二十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断深化拓展,如同一种“基因”,植根于华阳社区,渗透在各个领域。“凝聚力工程”就是一种价值、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

从核心理念来说,是实践党的宗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体现执政为民的文化;从工作内容来说,由物质凝聚向制度化服务保障和思想凝聚、精神凝聚、文化凝聚拓展,是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凝聚力文化;从服务对象来说,由特殊困难群众向户籍居民群众再向实有人口拓展,迈向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指向不同领域中的对象,但实质仍旧是人,内涵和路径是“凝聚价值、凝聚感情、凝聚力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凝聚力工程”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从社区的角度看,当前的建设重点是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重在突出区域化、有效性,促进社区各方融合互动;社会建设重在突出民生优先,统筹服务与管理;文化建设重在突出价值引领,增强思想文化凝聚。一是要加强文化凝聚,塑造社区共同价值。二是要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形成“街道-居民区-楼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打造“10分钟家门口文化服务圈”。三是要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团队凝聚群众。四是要开展文明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王运平(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理事、虹桥分会会长、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

凝聚力工程文化必须引领社区文化建设,虹桥社区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凝聚力工程文化引领提供了保证,着力打造文化凝聚力建设,对社区内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统筹,开展丰富多彩社区文化活动,培育古北民星艺术团等社区文化品牌,促进了社区内中外居民、体制内外单位的融洽与和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融”文化品牌。

 

纪卫国(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西区局党委书记)

“凝聚力”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灵魂。“凝聚力”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所在。我们牢牢抓住中国电信企业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把“凝聚人、锻造人、尊重人、关爱人”作为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将“凝聚力”文化植入员工心田、融入企业内部涉及业务、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流程,精心培育植根员工、服务员工的文化载体。

任何企业的文化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是以人为本,而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目标也是以人为本,作为驻区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形成合力,通过文化共振,发掘新的边际效应,更好地文化凝人,为发展服务。

以文化凝聚人,凝聚的是人心。社区作为最基层的文化传播平台,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广泛吸引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文化活动,将凝聚力工程更加深入人心,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吴坚勇(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理事、周桥分会会长、周桥街道党工委书记)

周桥分会通过“会所文化”为抓手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一是服务发展大局,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集思广益共谋社区发展大计,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二是服务民生大局,以党建带动社建,以社建推动文明创建,用文化手段创建和谐社区看似见效慢,但更为柔和、更为深入,更加具有渗透力。

 

徐春霞(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理事、北新泾分会会长、北新泾街道党工委书记)

凝聚力工程需要先进文化引领,整合利用社区积淀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从传承民俗风情到传播先进文化的飞跃。

黄健健(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副会长、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凝聚力工程学会是长宁党建品牌在区域党建联建中的进一步延伸,是让企业尽好社会责任的大平台。长宁提出依托虹桥,虹开发也离不开长宁,深化开发区建设更离不开长宁,开发区建设的难点很多是通过学会、通过长宁解决的。“凝聚力工程”的深化建设一是要体现普及性,要广泛认同,广泛参与;二是要体现阶段性,不同阶段要有新的内涵,要有时代感;三是要体现持续性,打造品牌要继承发展创新前进;四是要体现有效性,没有有效性就没有生命力。

 

吴海中(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理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会主席)

长宁区是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是长宁党群工作的品牌,20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社区群众,服务区域内的单位,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使长宁区的党的工作、群众工作充满生机和吸引力,扩大了和加强了党在群众中的基础,非常有成效。上海航天局原809所曾长期在长宁区驻扎,与华阳街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既得到了地区的关心支持,也为地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航天人既是凝聚力工程的得益者,也是凝聚工程的奉献者。作为曾经担任809所党委书记的我,凝聚力工程的开展也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帮助,推动我的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尽管我后来到了航天局工作,天地更大了,但凝聚力工程在我的心底扎了根,使我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职工、凝聚职工的宗旨,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仍然居住在长宁区、居住在华阳街道的我及我的家庭,现在还在享受着凝聚力工程带给我们的关心和关怀,因此,我衷心地祝愿凝聚力工程协会在总结20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注重民生,以人民生活幸福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取得更大的成绩。

 

曾新跃(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理事、新华分会会长、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

新华社区的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实践,概括起来有五个特点,即党建引领,单位、区域、行业各方联动;文化凝聚,体现“人文新华”的文化特色;需求导向,深入调研设计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培育和挖掘专业资源开展义工服务;惠民利民,整合资源,为企业和居民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