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牌”的新拓展 长宁区深化“凝聚力工程”纪实(上)

2013-10-21

编者按:“凝聚力工程”在长宁、在上海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1994年4月17日,本报刊发 《春风丽日暖华阳——记长宁区华阳街道的 “凝聚力工程”》,记录了华阳街道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特点的“凝聚力工程”的发轫与成效。如今,上海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把“凝聚力工程”延伸到社会各领域。无论是困难群体,还是体制外的“社会人”、外地来的务工者、海外来的创业者,都被纳入党组织的关心关注视野。

 

长宁区20年的实践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能变。只有多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才能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多听一听普通群众的愿望,多想一想老百姓的感受,做决策、定措施才能想到老百姓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支持、社会拥护。

地图上的长宁区华阳社区,上半部似一只 “手掌”,下半部似一只“脚”,居民将此寓意为“手足情深”,象征“人心的凝聚”。

20年前,这里的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叫响了“凝聚力工程”这张党的群众工作品牌。从此,“凝聚力工程”从华阳走向全区、全市。

今年,这里筹建“凝聚力工程展示馆”,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消息一传出,社区居民纷纷拿出珍藏的“宝物”——

秀水居民区的汤文珍拿出一本泛黄的工作簿,“里面记着上海第一个特困老人基金的来龙去脉”;

徐凤英提来了当年社区在重阳节为老人下 “长寿面”的大铁锅;

居民拿出的不仅有早年的记忆,更有当下的创举——

金苗苓翻出珍藏的歌谱,“这是街道为我举办的个人音乐会上,我自编的17首歌”……

居委干部朱兆桢精心整理近年的 “电子走访日志”,“记载了我们与群众的联系。”

居民小金展示了她珍藏的两块手工肥皂,那是志愿者手把手教她的智障儿子打磨的作品……

一件件“宝物”,叙说的是20年间,干群间始终不渝的手足深情,是“凝聚力工程”作为“老品牌”的不断拓展。

新困难家庭,没有被遗忘

一个社会,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等阶段,总有困难群体存在。关心群众的疾苦,这个“凝聚力工程”的初衷,始终没变。

去天诚小区“串百家门”,华阳街道居委干部朱满珍发现:一户有两套房的居民,日子却不顺心。朱满珍暗暗留了心。一次发现,小乔家有人进进出出搬家具,原来是卖了一套房。朱满珍再次上门,小乔道出了原委——妻子得了骨癌,他辞了职照顾妻子,负担沉重。“现在,困难户情况变复杂了,要不是经常走访,这类新困难家庭就错过了。”

这类情况并非华阳独有。

一番调查,长宁区发现了共性问题:低保户有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而那些未达到救助线,因家庭变故或因病致贫的“支出型”困难家庭,容易被“遗忘”。

于是,“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在全区持续展开:对基础性救助政策未能覆盖的困难群体,或制度覆盖后仍有困难的群众,开展分类施保、结对帮扶,全区17182名困难群众得到了“一对一”帮扶。

小乔家被纳入了关爱行动的帮助范围,经济资助外,2位街道干部和他家结对;小乔一人照料妻子忙不过来,志愿者轮流上门送饭。

街镇干部走访排摸,做到“人户分离不遗漏、支出型困难家庭不遗漏、非户籍人口不遗漏”。高温天里,谁家买不起空调、哪家有空调却舍不得开,社区干部默记在心;报销医疗费时,谁家的费用一下子高出很多,他们悄悄留意。

华阳街道,创设了“电子走访日志”,将社区7000多名特殊人群细分为残疾人、独居老人、刑释人员等9个类别:重症精神病人、高龄独居老人每天探望一次;闲散青少年每周上门一次,了解求学求职进展;戒毒者每20天上门一次,提醒不能复吸……一旦因疏忽或忙碌没有按时完成 “家访”,电子日志就会亮起“红灯”。

真情帮扶之外,创新制度尤为关键。原先,区里每年给困难群众发张500元帮困卡,可多病的困难居民还是会不敢看病。区民政、医保、卫生、慈善等部门探索“四医联动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机制。天山街道无业保障老人徐老太患骨质疏松症和帕金森病,享受“联动”政策后,每月自付医疗费从600多元降到60多元。

新社会群体,得到了关注

20年前,华阳社区棚户简屋集聚;如今,这里建起新住宅,矗立起36幢商务楼宇。目前,长宁区2万多家企业中88%是非公经济组织。

环境变了,群众工作方法也在变。

“串百家门”,延展到了“两新组织”及其员工。“刚来东银大厦上班时,经常为没地方吃午餐发愁。”白领林靓靓说。不过,很快,大厦里就开设了“白领食堂”,一日三餐,价廉物美,品种丰富。

走进这幢集聚82家企业、近3000员工的商务楼,记者看到:地下一楼设了“保健室”,附近天坛普华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常来“坐堂”;辅楼四楼安排了“妈咪教室”、“亲子课堂”,白领妈妈们午休时常来分享育儿经;二十楼有间“咨询室”,提供政策及法律咨询服务;楼道里的“服务角”出借晴雨伞、充电器,有快递服务、劳资协调点。

变化源于走访。走访中,社区党组织了解到落户企业的需求。区里整合各方资源,推出“交友、出行、培训、金融、保健、午餐”6个便利服务项目,入驻楼宇。东银大厦是首批示范点之一,入驻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一度想外迁,员工却反对,因为这里生活、办事方便。西班牙人瑞卡多·布莱茨奎斯也是这栋楼的拥趸,“公司曾搬到别处,但总觉得这里好,又搬了回来。”

企业碰到的难题,各级党政组织也及时帮忙解决。落户天山社区的尚嘉中心大楼施工时,曾造成居民房屋开裂、倾斜,居民意见激烈,工程眼看着要停下来。社区党组织跨前一步协调:开发商补偿居民的经济损失,街道负责请维修组对居民楼进行维修。一场矛盾得到化解,工程进度也没耽搁。

对落户的境外人士、台胞,长宁也着力凝聚。周桥街道虹桥新城居民区,办起美食节、插花赛。虹桥街道古北新区,社区主动送上中英文社区报刊,提供公共网络平台,让外籍人士感到温馨。

新建设力量,在各方参与中增添

华阳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隔壁,是创意园区德必易园,中间架着一座“桥”。

桥这边的白领,时不时去活动中心健身房;桥那边的居民,常常参与园区的公益活动。

“这是座‘连心桥’,我们服务好企业和社会组织,吸引他们回报社会,增强了凝聚力工程的能量。”华阳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忠兴说,“党组织要搭好这样的桥。”

落户德必易园的 “繁花之上都市志愿者服务站”,创办者蔡成是位企业家。10多年前,蔡成想办企业,选了好几个地方。“那天,我按约来到华阳,没想到街道工作人员怕我走冤枉路,冒着38℃的高温,早早等在路口。那一刻,我决定落户华阳,并为社区做公益。”于是,“繁花之上”诞生。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凝聚力工程”的建设者。

2009年12月,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成立。区委书记卞百平说,“凝聚力工程”从区属拓展到区域,从体制内扩展到全社会,从一人变成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一起做。

2012年春节前,“学会”1100多家会员单位、5000多人次走进社区,为近6000户困难家庭送去温暖。服务各方的义工总队也随之成立,金融分队重在为中小企业解难;就业保障分队为群众解决就业难、为企业化解招工难;科普教育分队下社区开健康讲座。

一批社区“草根”组织和群众领袖也成为凝聚力工程的重要力量。

中山公园香樟树下曾有个 “牢骚角”。社区群众团队活动指导站组织居民 “大家唱”,唱歌之余听取牢骚者心声。渐渐地,牢骚者也“唱”起来,“牢骚角”变成和谐角。

华阳街道居民金苗苓,喜欢作曲写歌,社区干部特地为他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邀请专业人士,组织居民合唱队演绎他的17首音乐作品。老金又欣喜又感动,服务社区的劲头更足。在他组织下,小区办起了艺术节、英语角。